宜兴唐贡茶文化村项目位置(宜兴贡茶古道徒步路线图)

宜兴唐贡茶文化村项目位置(宜兴贡茶古道徒步路线图)

茶道文化茶小二2024-10-25 18:30:082A+A-

江苏宜兴在哪里?

江苏宜兴市属于无锡市,是无锡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宜兴是著名陶都。宜兴市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东南临浙江省长兴县,西南界安徽省广德县,西接常州市溧阳市,西北毗连常州市金坛区,北与常州市武进区相傍。

宜兴属于江苏省下辖的县级市宜兴市无锡市,由无锡市管理。位于江苏省西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东与苏州太湖相连,东南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相连,西南与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相连,西与常州市溧阳市相连,西北与常州市金坛区相连,北与常州市武进区相连。地势南高北低,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宜兴:宜兴市,简称宜,古称“荆邑”、“阳羡”,位于江苏南部,太湖西岸。位于江苏省南部,无锡市下辖的县级市,离无锡六十公里。太湖在无锡,宜兴在太湖的西面。

宜兴属于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县,改荆邑为阳羡县。西晋太安二年至永嘉四年(303—310),朝廷为表彰周玘(周处长子)三兴义兵平乱之功,设置义兴郡,属扬州。隋开皇九年(589),改称义兴县,属常州。

宜兴市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苏南地区,东北与常州市、溧阳市相邻,东南与无锡市相邻,西与常熟市、昆山市相邻,南与太湖相连,全市总面积约为1,205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9%。宜兴市因紫砂陶艺闻名于世,是中国陶瓷之都之一。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无锡市代管,地处江苏省西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东南临浙江省长兴县,西南临安徽省广德市,西接溧阳市,西北毗邻常州金坛区,北与常州武进区相傍。

唐贡茶院的前世今生

湖州是唐代有名的古茶都,据唐义兴(宜兴)县《重修茶舍记》记载,贡茶院的修建,是常州刺史李栖采纳陆羽意见,将阳羡茶进贡皇帝后引起。唐大历五年,湖州长兴顾渚山开始建贡茶院,并于贞元十六年建成。当时,唐代的贡茶制度有两种:一种是选择茶叶品质优异的地方,每年定额上贡。

大历五年,顾渚山贡茶院开始建设,至贞元十六年完成。唐朝的贡茶制度有两种,一是地方按质优量定额上贡,二是如顾渚山贡茶院,采取官焙制度,由官府直接管理。贡茶的制作过程庞大而严谨,役工三万,工匠千余,历时数月才能完成,体现了朝廷对贡茶的重视。

唐代贡茶

贡茶主要服务于宫廷的日常饮用和祭祀,也是赏赐王公贵族的礼品,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笼络策略中,赐茶即是重要手段。唐代贡茶繁多,名茶辈出。陆羽《茶经》记载,唐代有八大茶区,包括山南、淮南等,这些地方的茶叶被选为贡品。

唐代,茶叶发展步入黄金时期,尤其是中唐,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儒释道三教倡导内在修养,茶被视作高尚情操的象征,贡茶制度在此背景下逐渐形成。战乱如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茶叶种植业蓬勃发展,家庭手工制茶兴起,茶叶商品化,为贡茶制度提供了物质基础。

贡茶:唐代常用的宫廷贡品之一,有形如润片,清香爽口的特点。 龙固茶:产地在今天的安徽省安庆市,为唐代著名的名茶之一,乾隆帝曾赞誉为“天下名茶”。 银锭香:产地在今天的福建省福州市,唐代玄宗时期开始出现,其外形如银元锭状,口感鲜爽,香气扑鼻,被誉为福建名茶之首。

贡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zui初是地方官员将特制茶叶作为土特产进献给皇朝,具有深厚的土贡传统。唐代,随着饮茶风行,贡茶制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官营督造的贡茶院,如湖州长兴和常州义兴的顾渚山贡茶院,规模宏大,制作精良的“顾渚紫笋”就是其代表。

在唐代,贡茶制度是朝廷的一项重要职责,诗人袁高在其著作《茶山诗》中,以建中二年督造贡茶的经历,揭示了这一制度的弊端。他将亲眼所见的不公和艰辛刻石置于贡焙处,并通过诗文直接表达了对贡茶政策的反对,成为唐代唯一公开质疑贡茶的官员。

宋代《太平寰宇记》称:“顾渚,在县城西北三十里。昔吴王夫差顾其渚,次原隰平衍为都之所。今崖谷林薄之中,多产茶茗,以充岁贡。”唐代宗大历年间,在长兴虎头崖,政府设立官办手工业作坊,称为顾渚贡茶院,专门负责制造皇帝御用珍品的皇家贡茶。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茶韵飘香整理呈现,转载分享时请注明本文地址!如侵犯您的权益或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茶韵知识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348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