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湖州茶文化交流(苏轼在湖州险遭灭顶之灾,这场灾难叫什么?)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古代的茶故事
今天,我们来讲述一个关于茶的古代故事——《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个故事出自《警世通言》,尽管其中许多情节可能并非史实,但它展示了辨析煮茶之趣。故事发生在宋神宗时期,苏轼任职湖州,任期满后回京述职。一天,苏轼造访宰相王安石,恰逢王安石休息。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含义是做人要谦虚的道理,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讲述了王安石几次为难苏轼的故事,连苏轼这样学识渊博的大才子,都有过学问不足的窘境,更何况普通人。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太医院官乃明医,知老夫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离席谢罪。此事载《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因是冯梦龙据古籍记载敷衍成篇,当然不全是史实了。
宋神宗在位的时候,苏轼官,在湖州为官,三年期满了,回京叙职。有天苏轼去拜访宰相王安石,王安石在休息。苏东坡就在他的书房等待,看到王安石的书桌上有一首草稿,《咏菊》,就写了两句: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湖州历史
湖州位于中国浙江省西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湖州在宋朝(960年-1279年)期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关于宋朝湖州的一些史实: 建州得州:宋朝初期,湖州被称为建州。这是因为当时湖州地区的行政管理架构变化,将之前的湖州划分为两个州,其中之一被称为建州。
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从此始。解放后,先后设浙江第一专区、嘉兴专区和嘉兴地区,治所长期设在湖州。
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从此始。湖州远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000—5500年),已有人类聚居。
湖州是全国著名的蚕乡,也是世界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绸都之一,素有湖丝衣天下之说。湖州也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2014年该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湖州,这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其发展历程充满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从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置菰城县开始,湖州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逐渐发展起来。在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湖州被改名为乌程县,开始了其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历程。
湖州位于浙江北部,太湖南岸,紧邻江苏、安徽两省,是沪、杭、宁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总面积5818平方公里。湖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禹时期,当时湖州地属于防风氏。后来,吴太伯与其弟仲雍奔荆蛮迹迅亩自号“勾吴”建立吴国时湖州地属勾吴,即“三吴”之一。
苏轼与茶结缘
在北宋文坛上,与茶叶结缘的人不可悉数,但是没有一位能像苏轼那样于品茶、烹茶、种茶均在行,对茶史、茶功颇有研究,又创作出众多的咏茶诗词的。 苏轼十分嗜茶。茶,助诗思,战睡魔,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任徐州太守。
在宋代文坛上,苏轼与茶的不解之缘堪称独特。作为杰出的文学家,苏轼不仅热爱品茗,而且精通茶艺,甚至在茶史和茶文化的研究上也有所建树,他的诗词中更是留下了大量关于茶的佳作。苏轼的生活与茶密不可分,无论是旅途中的解渴,还是创作时的提神,甚至于日常琐事,都离不开茶的陪伴。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苏轼十分爱茶,(除酒意外)他与茶结缘终生,几乎到了嗜之成癖的地步。他还自觉地引茶人诗、人词、人文。
译文:你没见到武夷溪边名茶粟粒芽,前有丁谓,后有蔡襄,装笼加封进贡给官家?争新买宠各出巧意,弄得今年斗品也成了贡茶。
作为一名茶人雅客,苏轼不仅喜爱喝茶,更善于品茶、煎茶、斗茶,并诉诸文字,为后世留下了近百篇与茶有关的诗文。通过这些诗文,我们可以以小见大,梦回大宋,感受千年前的北宋茶文化。
公元1071年,苏轼调任杭州,在这里他与茶结缘,一天,因病 告假,孤山寺的惠勤禅师让他一日之中,饮浓茶数碗,不觉间病已痊 愈。苏轼便在禅寺粉壁上题了七绝一首: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 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宋朝的赐茶文化甚为有趣
宋朝赐茶文化是皇帝与臣工之间交流情感、提升文化品位的重要方式,经常出现在宫廷宴席上。 皇帝赐茶有几种形式,包括宴席赐茶、殿试赐茶和慰问赐茶,这些故事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和研究的视角。
一是宴席赐茶。在宴会上饮茶宋朝有两种:一种是“茶酒班”侍奉。如周密《南渡典仪》载:“车驾幸学,讲书官讲讫,御药传旨宣坐赐茶。凡驾出,仪卫有茶酒班殿侍两行,各三十一人。”可见,皇上外出视察和出巡时还带上几十人的“茶酒班”。另一种是皇帝亲自“布茶”。
茶与琴 宋人饮茶听琴,甚为清雅。如梅尧臣《依韵和邵不疑以雨止烹茶观画听琴之会》:弹琴阅古画,煮茗仍有期。又如洪适《过妙缘寺听怀上人琴》:煮茗对清话,弄琴知好音。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亦有不少颇有幽情雅趣的饮茶听琴之诗句。
一般的茶叶可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半发酵的乌龙茶,蒸软后压成的砖茶和用茉莉、珠兰、玫瑰等香花窨(xūn,同“熏”)制的花熏茶。这些茶又因茶种、产地和制法不同而有无数的名称和品种。 在古代,我们的茶是煮的,这种茶汁液十分浓涩,需要加盐、香料、薄荷、枣等调味品来中和它。
以地域而言,宋时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江浙和四川等老牌地区,就连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也比唐代有较大发展,这也是另人很惊讶的。从手工业看 ,坑矿、茶盐、造船、造纸、制糖、纺织、制瓷等都比唐代进步的多。宋的手工业除了产地扩大、产量增加以外,技术提高也是非常明显。
因为宋代建立了贡茶制度,各优良茶叶产地为挑选贡茶需要一种相对健全、公正的方法来评定茶叶的好坏。后来这种方法、方式逐渐完善,根据茶叶的特点,民间也就逐渐兴起了斗茶的风气。胜负标准一般有两条,一是汤色,一是汤花。后来传入日本,又有了日本今日的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