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传政中国茶文化(章传凯 博士)
韩国茶旅
1、韩国陆羽茶经研究会派车到机场接我们,首先驱车前往九德山,祭拜韩国茶星、前韩国茶人联合会顾问、陆羽茶经研究会会长崔圭用先生的“吃茶来”石碑。崔圭用先生早在1934年就到中国并侨居8年,深入中国主要茶区。
2、中国茶文化领域又迎来了新的里程碑。7月11日,国内罕见的茶文化主题景区——中华武夷茶博园荣获4A级景区殊荣,标志着武夷山茶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天,同时也是韩国创意旅游项目——爱秀趣像视界项目的落成日,为这片茶香四溢的土地增添了更多艺术与科技的元素。
3、目前,中国在茶旅结合方面还有待深化,如云南的“三道茶”和黄山的禅茶表演。像福建武夷山,其深厚的茶文化资源如敬茶习俗、斗茶活动等,可以深度挖掘,形成如茶王大赛、茶艺表演和茶文化展览等多样化的旅游项目,甚至举办国际性的茶文化交流活动,如“国际无我茶会”,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在活动期间,代表们参观了湄潭县的茶园和茶旅景点,深入了解了贵州的茶叶种植、加工以及茶旅一体化模式。在茶艺交流会上,他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特色茶产品,还就茶叶精深加工和市场推广进行了深入讨论。
蔡襄对茶文化有何贡献?
1、从流传至今蔡襄所作的茶诗、茶文、茶书、茶书法等茶文化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蔡襄的独特茶文化见解,也能获得宋代乃至古代茶文化的重要历史信息。蔡襄写有茶诗,据不完全统计,有《即惠山煮茶》、《茶垄》、《采茶》、《造茶》、《试茶》、《修贡亭》、《和杜相公谢寄茶》、《六月八日山堂试茶》等多首茶诗。
2、北宋名臣蔡襄,不仅在政治、文学和书法上有所建树,更以茶学专家的身份在福建茶业及茶文化的发展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以民为本,注重地方经济,尤其在茶叶产业上贡献显著。历史上,建州(今建瓯县)的北苑御园,自唐代孙樵《送茶蕉刑部书》记载“晚甘侯”后,逐渐成为名茶产地。
3、在宋代茶文化非常盛行,蔡襄就是一位精于品茗、鉴茶,嗜茶如命的茶博士。据说蔡襄挥亳作书必以茶为伴。对这样一位十分喜爱茶叶,尤其是对福建茶业有过重要贡献的朝廷命官,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古代的茶学家。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
4、在文学上以其优秀的诗文作品享有盛誉,被誉为蔡文青,书法作品也颇具特色,被后人视为书法艺术的典范之一,并且蔡襄还对茶文化有着深刻的研究,被誉为茶圣,对茶的种植、制作、饮用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对中国茶道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宋代名臣蔡襄,字君谟,其在泉州任职期间的贡献并不止于建造洛阳桥。鲜为人知的是,他在品评清源茶上也留下了深远影响。清源山自古以来就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从晋代张华的记载,到唐代释道昆的禅修,茶与佛教修行密不可分。
6、蔡襄制作茶艺的目的,不仅在于提升茶的品质,更是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据记载,北宋元丰年间,建州的茶叶产量已相当可观。在文人墨客如范仲淹、苏轼等人的推动下,品饮北苑茶成为一种风尚,甚至影响了京城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