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文化历史文献(普洱茶茶文化)

普洱茶文化历史文献(普洱茶茶文化)

茶道文化茶小二2024-07-20 13:30:1250A+A-

文献中关于普洱茶的史料

勐腊植茶历史悠久,是大叶种茶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8世纪唐朝人樊绰在《蛮书》中写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银生城”指的是南诏所设的“开南银生节度”区域,“银生城界诸山”指景东,景谷,普洱及其以南的西双版纳诸茶山在内的广大茶山。

普洱茶的历史文献记载丰富,尤其在勐腊地区,其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朝,樊绰的《蛮书》中提到“银生城界诸山”盛产茶叶,而普洱茶的名称zui早出现在明朝万历年间谢肇淛的《滇略》中,那时普洱是茶叶贸易的重要集散地。

勐腊县,以茶闻名于世,其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被视为大叶种茶的重要发源地。早在唐朝,唐朝人樊绰在《蛮书》中提到的‘银生城界诸山’,包括景东、景谷、普洱等地区,都是普洱茶的产地。明代的《滇略》记载,普洱茶在万历末年已成为主要饮品,而普洱本身则是茶叶贸易的中心。

勐腊县,傣语中的“产茶之地”,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尤其在大叶种茶的起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唐朝,樊绰在《蛮书》中提到的“银生城界诸山”即包括今天的景东、景谷、普洱等地区,那时普洱茶已经初具规模。

史书上关于普洱茶的功效的记载

1、普洱茶的功效介绍 我国记述饮茶功效的书籍很多。如季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记有:“味甘微寒无毒,主治痤疮,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眠,有力悦志,下气消食”。

2、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详细阐述了普洱茶的多种功效,如醒酒、消食化痰、去淤、清胃生津,以及治疗肚胀、受寒等症状。王昶的《滇行日录》强调普洱茶味重,具有治疗疾病的潜力。吴大勋在《滇南闻见录》中提到,普洱团茶能消食理气,散风寒,对健康十分有益。

3、普洱茶的历史记载中,它的健康效益被详尽描述。在古代典籍中,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普洱茶被描述为性甘微寒,有助于治疗痤疮,促进小便,消除痰热,止渴并提神醒脑,有助于消化。清朝孙星衍的《神农本草经》中则提到,茶能提神益思,减少疲劳,对眼睛有保护作用,长期饮用有益健康。

4、阮福在《阮福普洱茶记》中提到普洱茶的功能是消食散寒解毒。而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则进一步说明,普洱茶微苦微甘,清心醒神,消暑解热,特别是对于肉食过多导致的消化问题和暑热症状,效果显著。

5、对普洱茶功效的论述,早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记载。中医认为普洱茶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去油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气、延年益寿等功效。又由于普洱茶经历了生茶到熟茶的转变过程,其生茶具有祛风解表、清头目等功效,而熟茶又有下气、利水、通便等沉降功效。

6、唐朝时普洱名为步日 ,属银生节度(今思茅和西双版纳一带) ,银生茶是为普洱茶的前身 ,元朝时称之为普茶 ,明万历年才定名为普洱茶 ,极盛时期是在清朝 ,《普洱府志》记载: “普洱所属六大茶山 …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 ”,可知当时盛况。

历史书籍中关于普洱茶的相关知识介绍

1、据《云南通志》记载,普洱茶主要产自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和慢撒六座茶山,其中倚邦和蛮砖的茶叶尤为出色。普洱府自古以来地处西南边陲,宋时范成大提到南渡后桂林静江用茶交换西蕃马,表明当时滇南茶叶供应不足。

2、清方以智稿,基子中通、中履等编《物理小知识》云:“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zui能化物”清张泓《滇南新语》云:“滇茶,味近苦,性又极寒,可怯热疾”。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更佳。消食化痰,去淤,清胃生津。

3、“好茶藏名山,名山出好茶”,普洱茶生长的自然环境极其优秀,是特殊的自然造就了极佳的普洱茶。同陆羽大师同为唐代人的樊绰在其《云南志》(也称《蛮书》)中也说,云南唐代的茶长在澜沧江中下游的各个大山之中,其饮用方式是把茶叶和椒、姜、桂等同煮。应该说这种喝茶方式还只是原始的。

4、在世界茶树的起源地之一,云南,普洱茶独树一帜,象征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为了让更多人深入了解这片茶香之地,杨昆宁教授和卢云先生联手编撰了《古滇茶录》这一珍品。这本书籍并非纯粹的茶艺指南,而是蕴含丰富的人文情感,展示了云南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民族学内涵,同时充满了历史文献的韵味。

普洱茶在历史中的记载

1、公认的zui早普洱茶产区的文字记录《蛮书》唐樊绰于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撰写的《蛮书》记录了很多云南的历史文化,其中在《蛮书·云南志·管内物产卷七》中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是目前公认的普洱茶产区的zui早文字记录,因而被广泛引用。

2、《木经逢原》中有载:“产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止痢之功”。《本草拾遗》中载:“治疮痛化脓,年久不愈,用普洱茶隔夜腐后敷洗患处,神效”。“治体形肥胖,油蒙心包络而至怔,普茶去油腻,下之三虫,久服轻身延年”。

3、.普洱茶“号记茶”的历史时期(1733年——1938年)以1733年同兴号茶庄成立为标志,至938年,其特征:一是各种商号相继成立。二是以石模和木模压制为制造工具。三是商标品牌标识已强烈凸现显。简言之,此时的普洱茶号已灿若星河,辉煌灿烂。

首次曝光的普洱茶历史珍贵文献

“普洱茶历史文献”这是上周弘益美友研习社会员陈泰敏在社群分享的主题。陈泰敏先生喜欢喝茶,是一位痴迷于茶文献搜集的云南人。陈泰敏先生认为普洱茶的历史被凐没,就是因为记录太少。目前已出版的讲普洱茶历史的书籍内容上的单薄,正是因为缺少细腻、详细的文字的记录。

上周,弘益美友研习社的成员陈泰敏先生在社群中分享了一组关于普洱茶历史的珍贵文献,揭示了这个传统茶文化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陈泰敏先生,这位对茶文献充满热情的云南收藏家,深感普洱茶历史的丰富性并未得到充分挖掘,主要原因是现存文献资料的匮乏。

上周,弘益美友研习社的陈泰敏先生在社群中分享了关于普洱茶历史的珍贵文献,他是一位热衷于茶文献收集的云南人。陈泰敏先生强调,普洱茶历史的丰富性并未得到充分揭示,主要是由于文献记录的匮乏。

月1日,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以[79]云外茶调字第40/12号文件下发昆明、勐海、下关、普洱4个茶厂《关于普洱茶品质规格和制造要求的通知》。9月,下关甲级沱茶荣获国家银质奖,并被评为省优产品。

普洱茶文化参考文献

1、普洱茶文化与中华文明,作者:陈澄,发表于《中国茶叶》2015年第2期。普洱茶文化与地方文化,作者:周力,发表于《学术探索》2017年第4期。

2、八卦纹 (在春尖下方有几行排列的八卦纹,乾利贞取自于周易第一卦乾卦卦词“乾,元亨利贞”中第一个字{乾}与结尾两个字{利贞}的的组合,象征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

3、在《中国茶谣》中,男性居士的茶服与僧袍的款式比较接近,使用的颜色为偏深砖红色,给人以雄浑、质朴的感觉,茶服的层次比较多,且非常紧密,从而展现了敬慕、虔诚的心态,使用莲花暗纹刺绣图案来装饰衣领,佛教中认为莲花是比较吉祥的花,非常的圣洁。

4、栽培型的茶种与白毛茶种也被用来制作普洱,野生型的大理茶种亦被广泛利用。邦崴,那棵著名的茶树,枝叶芽梢为栽培型,花果特征为野生型,1992年被定义为 过渡型茶树 ,目前存在学术争议。

5、普洱茶购买,保存冲泡、品饮等知识,可添加南茗佳人掌柜/评茶员威信:(长按复制)咨询。或关注南茗佳人官方威信公号:nmjrtea 参考文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中国农学通报》。作者:大鱼,说茶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茶韵飘香整理呈现,转载分享时请注明本文地址!如侵犯您的权益或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茶韵知识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348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