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武夷岩茶文化文化(武夷岩茶文化底蕴)
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即2006年),武夷茶经历了1950—1959年的快速恢复阶段,1960—1978年的缓慢发展阶段;1979年至当前的崛起阶段。
建国初期,茶山以户经营,后以互助形成生产制作。近9年间,政府贷款支持,加之茶利较丰厚,茶农生产积极性高,武夷岩茶恢复发展很快。1958年总产达30万斤,比建国前的1948年增长20多倍。主产地仍在武夷乡、星村乡及崇安茶场。1955年,天心村周云福因茶叶生产成绩显著,而被授予福建省劳动模范。
此间,武夷茶的制作工艺,也引起外地乌龙茶区重视。1955年,经泉州地区的邀请,崇安县武夷乡天心村水帘洞黄瑞喜与马头磊石寺和尚僧悟高(小名:盛子公)一同前往传授和交流制茶工艺。
20世纪70年代,农村茶叶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经营,农茶场则归国营。由于受三年自然灾害和左的路线影响,茶叶生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茶山疏于管理,有的废茶改田,1958至1978年,年产最多的年份才65万斤,比1958年才增长一倍多,平均年增1.5万斤,增长十分缓慢。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极大地调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政府加强了领导,对茶叶生产进行扶持,在出口和内销上加强引导、广泛推荐,促进了武夷茶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使之傲立于中国茶叶之林。
一是扩延产地。武夷岩茶由原来的武夷、星村、茶场产区扩至兴田、吴屯、上梅、五夫、洋庄、岚谷等乡场。如今已是乡乡(镇)有厂场,村村有茶户(含外出做茶户)。全市茶叶面积近10万亩,总产近900万斤,比1978年增长了13倍。全市大小茶厂达200多家,从事茶叶生产农户茶叶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武夷山市重要支柱产业。
二是挺坚品牌。武夷岩茶、正山小种红茶在清代、民国的基础上,名声又高一畴。武夷岩茶已被茶界公认为“中国十大名茶”,2002年6月被国家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夷山大红袍”和“正山小种红茶”获得国家商标局核准证明商标。
在科技创新上,武夷山的茶叶科技人员于20世纪80年代初,对大红袍进行无性繁育实验,获得成功。1995年经省科委鉴定,确认其保持母树大红袍的特征,已广为种植,并列为主打产品;武夷名丛“肉桂”在繁育基础上,不断扩大栽种面积,品质优异,在国家、省市级参赛多次获得桂冠;武夷山本地的优良品种得以保护、发展,同时对长期考验引进的优良、且适宜当地的外来品种,予以扩种。
制作工艺上保持传统特色,并注入先进科学技术,使之保持岩茶特色,又提高科技含量,更为适应集约化、商品化发展方向。同时整合品牌,提出主打大红袍的方略。
三是市场扩大。武夷岩茶的外销在清代、民国主要是东南亚,红茶主要在欧美。上世纪80年代,武夷岩茶悄然进入日本国内,深为扶桑人士青睐,被誉为保健、健美之品。日本女作家佐能典代女士1985年始年年莅临武夷山,探索武夷茶事,并在东京和京都兴办“岩茶房”,推介武夷岩茶。日本茶人正木义丸四次带茶侣参加在武夷山举办的国际“无我茶会”等茶文化活动,乐此不疲。
在内销上,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企业的参与下,又走出了历史上在本省闽南、广东、香港、台湾范围,延伸至北京、上海、山东、陕西,扩展到浙江、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在北京、山东等地还成立流通协会,宣传、推销武夷岩茶,如今在北方,武夷大红袍已名声鹊起,广为人知。
四是弘扬茶文化。武夷茶文化积淀贯穿于武夷茶的生产、制作、品饮、营销之中,广博精深,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武夷茶文化也随武夷岩茶得以提升发展。自1990年第一届武夷岩茶节以来,先后编辑出版多部武夷茶著(光盘),发表多篇茶文,挖掘编撰导演《武夷茶艺》、《武夷禅茶茶艺》。特别是《武夷茶艺》,已走向大江南北和新加坡、马来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武夷山有关人士多次到港、台湾和日本、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等地区和国家交流茶文化。至2006年,武夷山先后举办了七届岩茶节和七届民间斗茶赛、三届“国际无我茶会”。2003年武夷山市获国家文化部“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国家确认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进一步提升了武夷茶的文化地位,丰富了武夷茶的文化内涵,对弘扬武夷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已将武夷茶列为重要支柱产业,制定一系列发展规划、措施,决心在质量、品牌上下大工夫,进一步发展武夷茶产业,弘扬武夷茶文化。
公众号:wyscttea
小编 :wysevens
新浪微博:@茶人铭錵
武夷山传统茶文化,推崇健康饮茶、科学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