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最新研究背景(茶文化国内研究现状)
千百年来,在横断山脉和金沙江的高山深谷之间,在川、滇、藏三省交汇的原野丛林之中,蜿蜒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条古道从四川雅安出发,经飞仙关,过始阳,走天全,出禁门关,翻二郎山,过泸定,至康定,到西藏,然后进入尼泊尔。古道狭险幽深,斗折蛇形,这就是与“丝绸之路”齐名天下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不仅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地理形态最为复杂的商业要道,更是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传播的重要通道。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为康藏地处高海拔地带,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热量高的脂肪,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便成为藏民的主食。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分解脂肪,又能祛除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饮食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应运而生。
这样,产自藏区和川、滇边地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产自内地的茶叶、布匹、盐等,在横断山区互通往来、川流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千年的“茶马古道”。
当京滇公路未修筑时,这条古道就是交通大路,路上无日不有官商游客往来,人背马驮的货物也时时可见,因而每一个宿站都有充足客源,有时甚至几百人同宿一客站,堪称繁盛官道。话虽如此,就道路本身而言却是鸟道羊肠,崎岖难行,有人甚至认为不亚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历史在前进,今天的甘孜州早已不是历史上茶马古道那种贫穷落后,靠人背马驮作为运力的景况。汽车已成为主要运输工具,在四通八达的公路上往来飞驰,把藏族需要的茶叶、日用品运往各地;从成都到西藏拉萨有飞机可以直达,结束了千年茶马古道的辛酸历史。
如今,作为内地汉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茶马古道在沟通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及文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茶马古道是中华民族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古道本身的历史、文化韵味和沿途村寨的地域、风光、民俗、文化差异等,深深吸引着旅游爱好者。
茶乡各族人民为茶而歌,为茶而舞、和谐相处。淳朴多姿的民风民俗、传承久远的民歌民舞,构筑了茶马古道茶文化历史的大背景。以贡茶之乡等名产地的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茶文化的历史遗迹及茶树和茶艺的地方特色为内容,构成了茶马古道的特色茶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