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骏眉茶叶有粉末(金骏眉茶叶放久了,会出现一些粉末)

金骏眉茶叶有粉末(金骏眉茶叶放久了,会出现一些粉末)

茶叶知识茶小二2024-01-30 1:20:07135A+A-

  前言:继续我们每周一的茶学连载,由金刚石老师撰写,小编整理编辑。我们将系统的进行学习,以免你零打碎敲,没有整体思维;道听途说,听信传言,在识茶的路上误入歧途;我们来告诉你真正的茶事,内容如下: 1.茶的起源; 2.茶的分布; 3.茶的品种; 4.茶的分类; 5.茶的工艺; 6.茶的流通; 7.茶的营销; 8.茶的养生; 9.茶的选购; 10.茶的储存; 11.茶室配置; 12.泡茶技术; 13.茶的道法; 14.茶的文化; 15.茶的错觉。

  

  这里我就简单的叙述一下茶的工艺,抛砖引玉,各类茶的详细工艺流程很多资料都有,找度娘就搞定了,这里主要是夹带些工艺以外的东西说一说,让你更正确地理解茶的工艺。

  茶的工艺:简单的说就是加工茶叶的流程,专业点的说法是,将茶的原料,通过系列守恒技术和茶技师个人的创新合成,达到合理的成功茶品。那些猴子采茶、高僧烤茶、小美女用舌头噬茶等都是胡说八道,不信为好。

  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茶叶工艺基本都是围绕茶的色、香、味、形这四大类做文章,同时又有园、扁、曲、直、团、粉六个小类和非、轻、中、深、再五个辅类构成常规茶工艺区,还有茶的采摘、一次加工、二次加工、深度加工、精制加工、后期选藏和冲泡方式七个方向。这七个方向都会影响到茶叶的最终表现力,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直接影响到茶品的整体优势。

  尽管现代化工艺机型一年一个样,但都没有离开这个常规工艺区和基础工艺方向。

  在世界各国,茶叶工艺几乎都不是所谓的茶学专家教授完成的。他们会说不会做,理论联系不到实际,还是多听听靠谱制茶师的话吧,那才真实可信。

  人类祖先发现茶、应用茶、并形成各种制茶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人类健康服务。

  一片从茶树上采下的叶子该怎么做才好喝?才有利于为人类服务?因文化不同,地域不同,生存需要不同,而产生了诸多不同。 故同是茶,因人类健康生存需要不同,气候迥异而产生制茶工艺的差别。不同的工艺造就了茶叶的不同色彩,也伴随着不同的香气、味道、形状。

  色彩是构成茶叶工艺的原始特征,决定着茶的本位属性,包括茶色、汤色二者缺一不可。茶的色彩工艺无一不是以温度控制为核心。温控包括杀青、焙火、制干三个主要环节。制茶的其他环节对色彩影响不是很大。工艺师们想尽无数方法,使得茶叶的色彩有了绿、红、黄、黑四主色,到现在也就如此了,希望还能有所突破。

  我国茶叶色彩经历了本色、自然色、染色和技术保真色四个时期。到目前为止,工艺对茶色的控制已经相当精湛。

  本色茶:是最早期直接晒干的晒青茶,且历史相对久远。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晒青茶,它是午前采、午后晒、过夜烤,直到成为干茶。有些像白茶制作工艺,所以有人说最早出现的是白茶而不是绿茶,具体是不是谁也说不清楚。

  自然色茶:是现代工艺发展到一定时期出现的一种工艺现象,工艺师在制作茶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制作流程产生不同的自然色彩,这就是自然色。有了绿、红、黄、黑,同种色彩茶也会因为温度高低,时间长短深浅不一。

  染色茶:由于茶客对茶叶色彩要求越来越高,无良奸商购进色素投放茶叶加工过程中,因此有一段时期,中国茶市里出现大量染色茶,但现在基本消亡了。

  技术保真色:伴随着技术进步,制茶机械的发展,茶叶的色彩已经达到鲜活多样、呈现自然,保真度很高。这得感谢一大批有良知的无名工艺师们日夜研究保真技术,也得益于科学注入了茶工艺中。

  绿茶工艺:绿茶为万茶之母,也就是说,无论什么茶,在其起始之初,都是以绿茶的基本属性产生的。绿茶在工艺上大体是以芽、一芽一二叶制作名优特成品茶,其中以扁、针、曲三大形状为制作标本。通过一次性脱水做型到制干而完成工艺的全部过程,没有二次加工或再加工、深加工程序。主要就是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

金骏眉茶叶有粉末(金骏眉茶叶放久了,会出现一些粉末) 第1张

  绿茶中扁形茶的代表以龙井为主。无论懂与不懂,大多数人一旦见到相似的,都会首先默认在龙井的范畴。其实,它们的工艺还是有差异的。

  绿茶中针形茶的代表以松针或雀舌为主。从个性差异上看,针形茶最为精致,无论从芽形色泽上看,还是冲泡后品赏,它都具有极高的价值。为此目前面市的绿芽茶中,针形茶的发展最快。如:南京雨花茶、竹叶青等。

  绿茶中曲形茶的代表是以碧螺春为主。这款茶是至今为止没有发生任何工艺变化的好茶。甘露和都匀毛尖与其相似。但近年来曲形茶的市场份额在下降,但转为二次加工茶品的能占半壁江山,一些好的花茶,基本上采用曲形茶制作。

  红茶工艺:以当年春、夏、秋三季芽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基本工艺制作。有些特殊工艺则因制茶师的个性情感而定。如,传统的正山小种、祁红、滇红、川红等,目前红茶代表作以金骏眉为主。这款红茶的诞生,曾经引爆全国各地茶企纷纷效仿,同时也开启了新一轮的红茶工艺竞赛。从摇青发酵起,发展到气发酵、水发酵、干发酵等。红茶的工艺师们是满努力的,将红茶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黄茶工艺:由选料、杀青、闷黄、干燥四大步骤完成。在茶类传统制法上,黄茶的工艺可选度较大,既可以增加一些,也可以减少一些,像揉捻、滩凉、抓打和复火等工艺环节就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省略的。闷黄是其核心,体现的是黄汤黄叶。杀青要高温,使得酶的活性消停,有多酚类氧化诱发有色物质,属于轻度发酵茶类。

  黄茶在我国发展较慢,人们知道的也不多,不少都把君山银针当绿茶看待。由于黄茶介于绿茶和乌龙茶之间,也没有什么突出特色,市场情况不妙。

  乌龙茶工艺:乌龙茶也叫做青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特点,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加工工艺主要是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及烘焙等主要工序。主要代表是岩茶大红袍、安溪铁观音和凤凰单丛。岩茶大红袍要的是醇厚有岩韵,安溪铁观音追求的是兰香清高有音韵,凤凰单丛表现的是霸道多变的奇香有山韵。韵是一种感觉,每个人因其自身情况都不同,不作为评茶标准为好。

  白茶工艺:这里的白茶是不指传统意义上的白茶,是后加工的白茶,是我国特有茶类。和安吉白茶、天目湖白茶、峨眉白芽等不是一回事,这些都是属于绿茶。白茶主要就两道工序,萎凋和干燥。白茶外形芽叶整齐有毫,茶汤清澈清香,滋味清鲜回甘,属于轻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不可多得的上佳茶品。原则上白茶的市场预测远远高于红茶,怎奈红茶工艺师们大胆创新,白茶显得有点跟不上节拍,导致良好前景被毁掉,好在现今渐渐冒出头来了。

  黑茶工艺:这类茶原则上品质不高,工艺上以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做型、烘焙为主要流程,是所有发酵茶中耗时最长的一类,以油黑和褐灰为表样。黑茶,又名边销茶。毛茶品质低,早年通常用于少数民族消费,后因炒作,使得茶界之外的人误以为是茶中精品,这种误导延续至今。现在三张王牌是雅安藏茶、安化黑茶、普洱茶。普洱茶现在又因其工艺的特殊性,吵吵着另立门户呢。所以下面就多啰嗦一下晒青毛茶工艺。

  晒青毛茶的工艺:采摘、摊晾、萎凋、杀青、揉捻、晒干成为晒青毛茶。晒青毛茶再蒸压成了砖、饼、沱....就是普洱生茶;晒青毛茶再加水、渥堆、发酵、紧压、干燥----就成了普洱熟茶。

  花茶工艺:花茶制作原料以绿茶和辅助花料为主,采用炒制和窨制两种方法加工。炒制熟香,窨制清香。现在中国的茉莉花茶主产区在广西、福建、四川、云南四个省份,其中广西横县是中国茉莉花茶最大的生产和加工基地,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80%以上,其次是福建福州、四川犍为、云南元江。我们知道的茉莉花茶名品有:福建福州茉莉大白毫、茉莉龙团珠;福建政和茉莉银针;浙江金华茉莉毛峰;江苏苏州的苏萌毫;四川碧潭飘雪、茉莉大虾毫;湖南长沙的猴王茶;广西横县 “金花”、 “郁江”等。

金骏眉茶叶有粉末(金骏眉茶叶放久了,会出现一些粉末) 第2张

  抹茶工艺:抹茶是粉末茶的意思,起源于中国唐代,兴盛于宋代,成名于日本。其工艺在古代是用石磨将茶叶磨成粉,一可药用,二可食疗,三可冲泡。现代抹茶则采用覆盖栽培茶树,机械蒸汽杀青,机械打粉(低温粉碎技术)。其细腻度远远高于石磨推出的茶粉。香气浓、色翠绿、味鲜美。

  茶膏工艺:茶膏的制作并不难,要是自己想做,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家用器具制作。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压榨式、熬制式、蒸馏式。任何一种茶都可以制作茶膏,不特定哪一种茶才能做。三种方式的目的就是提取茶汁,然后烘干成块。要求高一点的,制作膏模,用于做型。没有什么神秘的,就是一种普通商品而已。

  总结:制茶工艺不论有多少种方法,不论有多少异同,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内容: 1、水, 2、火。

  不论有多少茶叶品种,各品种的制法不论有多少异同,凡好茶归纳起来,不外乎达到两个基本要求:1、和, 2、活。一道茶,不论红茶绿茶白茶黑茶.....,只要原料好,制作工艺合理就是好茶,反之就是差的。

  茶学连载往期回顾:

  1.茶的起源2016/10/10

  2.茶的分布2016/10/17

  3.茶的品种2016/10/24

  4.茶的分类2016/10/31

  小编为此为你提供两款优质红茶:产自四川马边高山,农法种植。

  1.峨眉红韵,1200米高山老川茶品种传统工艺制作。

  2.金潭紫袍,1200米高山紫芽茶品种传统工艺制作。

  了解详情: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淘四川即可。双十一限时特惠新老客户,不要错过哟!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转载请及时联系!

  看完别急着走!看看茶友们都在关注的微信号

  马边红茶“阅读原文”;勾搭微信:cnlixiaofeng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茶韵飘香整理呈现,转载分享时请注明本文地址!如侵犯您的权益或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茶韵知识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3487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