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金骏眉茶叶(金骏眉白茶多少钱一斤?)
本文是搜狐自媒体号“小陈茶事”原创文章,首发搜狐公众平台,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小陈茶事
《1》
毛爷爷说过一句话,爱吃辣椒的人都有革命性。所以山东人江老师不爱吃辣椒,遂长期坐冷板凳。
毛爷爷曾经把大红袍当做国宝,在冷战结束后尼克松开启东方破冰之旅时,送给了老尼。
当然老尼只爱咖啡不喝茶。这大红袍送出去算是明珠暗投了。
那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姚月明姚老还在武夷山研究大红袍母树的繁殖复兴。大红袍母树上采下来的大红袍,还是纯种的大红袍。
如果毛爷爷活到现在,赶上茶叶复兴的好时候,想必会把这句名言改成:爱喝岩茶的人都有革命性。
Why?
辣椒辣嘴,岩茶浓郁,不似白茶的清淡爽口。喝不惯的人会觉得味道好重。
毛爷爷还说过,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毛爷爷他老人家说的话都是对的。
现如今的茶界,无论是白茶还是岩茶,都无一例外地呈现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态势。
《2》
早些年,茶叶不景气,人们刚从十年浩劫里逃出生天,读书人正在后悔多读了几年书,所有与“琴棋书画诗酒茶”等精神享受相关的东西,都被视为毒瘤,大家敬而远之。
接下来,改革开放,所有人都忙着发展经济,输出廉价劳动力,赚取报酬。
再后来,民间富足了,精神生活开始提上议事日程,饮茶风俗才开始复苏。
这个茶文化的断代,大约有50年之久。
2004年普洱率先启用商业炒作模式,以华丽丽的姿态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
大约从2005年开始,茶业开始复苏。
2007年开始,金骏眉力压群茶,成为顶级红茶的代表。
2010年前后,岩茶产区外出务工的茶农们,才大面积回到家乡,开始整理茶园,开荒种茶。
福鼎白茶亦是如此。
近4年,白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原先外出打工的茶农,感受到了好政策带来的好利润,纷纷倦鸟归巢。
《3》
2016年,村姑陈上福鼎高山茶区,看到一个村只有4-5家茶厂。
2017年再去这个高山茶村,惊讶地发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村里多了一半的茶厂。
这些新建的重金打造的茶厂,无一例外的高门大户,宽敞明亮,设备齐全。
也无一例外,都是没有经验的“茶农”所开设。
这些外出务工多年的茶农们,虽然顶着茶农的身份,但大多数人其实基本没有制作过白茶。
不但没有制作过白茶,甚至没有亲自种植过白茶。
总的来说,就是个白茶界的“游子”。
他们当然比普通游客专业一点。因为有地利的便利,每年逢年过节总会回那么几次家,看一看,喝一喝的机会比普通游客更多些,相对更专业。
这些游子们,在外打拼多年,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资本,回乡发展白茶,对白茶的兴盛来说,是一件幸事。
《4》
然而,游子们也给白茶业态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第一波,就是茶青提价。
他们当中,有的人没有种过茶,有的人没有制过茶,有的人制过茶,但不具备长期制茶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
这样的厂子开起来,通常是向种茶的茶农收购茶青,突然多了这么多家厂,而茶青产量并没有增加,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僧多粥少,茶青涨价。
新厂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增加,给茶青的价格猛涨埋下了致命的伏笔。
抛开阴雨连绵采不了茶,抛开倒春寒茶芽晚发这两个原因,新工厂的大批量上马,是2017福鼎白茶茶青涨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5》
新厂给白茶业带来的第二波冲击,是动了老厂的蛋糕。
新茶厂与老茶厂争抢收购茶青,等于瓜分了老茶厂的好茶青源头。
有经验的老厂好山场茶的产量下降,而这些抢得好山场茶青的新厂,未必知道如何珍惜这些茶青,如老厂一般将它们做成好茶。
万一技术不过关,做不好,那等于让市场白白损失了一批好茶。
《6》
新厂给白茶业带来的第三波冲击,是制造出大量平庸茶。
白茶的加工工艺虽然很简单,但个中门道却非常之多,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泡白茶干度多少,甜度多少,润度多少,香气是何种香型,都是由制茶师的技术控制的。
技术好不好,一喝便知。
前文提过,游子们大多没有制茶经验,凭借这种道听途说学来的制茶技术,做出来的白茶,极平庸。
即使是得天独厚收得高海拔产区的茶青,也未必能做出鲜香甜润的好白茶。
要知道,对于好茶而言,山场第一,工艺第二。
有好山场,能做出好茶。
但是,没有好技术,只能辜负了好茶青。
《7》
在政府的大力推广和自媒体的狂轰乱炸之下,白茶市场容量一年比一年大,前景也一片光明。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在外经商,打工,读书的福鼎人回乡开茶厂,无所厚非。
人丁兴旺,才能市场繁荣,才能合力把蛋糕越做越大。
但市场好了,大家懂茶了,对白茶品质的要求也越发严格。
那种随便开一个厂,请个师傅做一做茶就能卖的时代己经一去不复返。
厂开起来容易,投入资金即可。但做出好茶,才是这些回归派们立足的根本。
只有掌握了精湛的制茶技术,才可以真正实现福鼎白茶的壮大,产业的腾飞。
开茶厂需要激情,经营好茶厂,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怕吃苦的钻研精神。
愿新茶厂们技术精进,生意兴隆,真正实现为福鼎白茶事业添砖加瓦。
以上图片、文字均归小陈茶事所有,未经允许媒体不许转载
欢迎茶友们转发到朋友圈
欢迎私信本文作者小陈菇凉微信(lanxiaoping1988)交流或者可以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小陈茶事(ID:chentea999)